8月13日,在第三届亚洲女企业家大会现场,遵义市副市长王继松向与会嘉宾热情推介了“红色圣地·醉美遵义”的独特魅力和广阔投资前景,诚邀亚洲企业家特别是女性创业者走进遵义,共享发展机遇。
“2024年遵义市GDP突破5000亿元,展现出强劲的经济实力。深厚的产业基础是遵义的核心优势。”王继松表示,在农业领域,遵义是“优质绿茶核心产区”和“世界辣椒之都”,拥有世界最大的连片茶海,年产优质绿茶量、产值、出口量均居贵州首位,“湄潭翠芽”、“遵义红”等品牌享誉中外,正全力打造“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”。全市常年辣椒种植近200万亩,鲜椒产量265万吨,综合产值超200亿元,全球市场地位稳固。
王继松作推介
在工业与制造业领域,作为贵州最大工业城市,遵义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,大力推动“六大产业基地”建设,成果显著。其中,白酒产业尤为突出,去年实现产值1408亿元,全市拥有规上白酒企业149户,产量26万千升,占全国6.61%,营业收入占全国16%,利润总额占全国39.44%,品牌效应明显,拥有“中华老字号”白酒企业5家,12件中国驰名商标,其酱香白酒以品质卓越、发展强劲著称。
矿产资源方面,遵义种类齐全、储量富集,煤、铝、钛、锰、特殊钢等工业能矿资源均居全省前列,萤石重晶石资源富、品质高,预计总量超1亿吨,氟钡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大、优势明显。铝土矿资源总量约8.1亿吨居全省第一,现有110家涉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,2024年铝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88.7亿元。能源储备体系渐具、空间较大,全市现查明和预测煤炭总资源量为210.47亿吨,页岩气总矿权面积约8059平方公里,可开采资源量约9926亿立方米。
装备制造业潜力巨大、行业领先,已多次为“载人航天”、“月火探测”、“天宫对接”、北斗星座等国家高新工程提供配件,在高端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等领域投资空间广阔。资源精深加工及关联产业去年也实现了400亿元产值。
文旅康养交融是遵义的又一张闪亮名片。王继松用“一栋楼”见证长征最伟大转折、“一条河”书写军事史上最传奇战役、“一盏茶”盛满北纬27度最干净芬芳、“一杯酒”酿就民族工业最醇厚酱香、“一个村”承载花繁叶茂最幸福乡愁,生动概括了遵义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“双遗产”城市的丰富内涵。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1.28亿人次,旅游收入近1485亿元,康养旅居产业前景广阔,亟待发掘“健康红利”。开放的格局与畅通的通道为合作铺平道路。
作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、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支点,遵义形成了“空铁水陆”立体交通网:新舟、茅台双机场开通56条航线,乌江、赤水河双航道贯通。拥有多个国家级、省级开放平台,1230家备案进出口企业贸易覆盖126个国家和地区,多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,为中马等亚洲企业在数字贸易、供应链协同等领域搭建了高效桥梁。
“遵义将继续依托‘遵义号’铁路运输,大力发展国际运输服务。并将持续加大外资引进,力争到2030年全市外资企业突破200家。期待各企业家走进遵义、投资遵义,以细腻与魄力,在茶酒飘香、红绿交融的热土上,共赴高质量发展的未来,亲身体验遵义的丹霞奇观、酱香茗茶,感受这座城市的包容与热忱,携手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。”王继松说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江婷婷 李姗 张丽
编辑 卢世容
二审 管云
三审 岳振